來源:2021-02-04
瀏覽:(577) 點贊:(4) 評論:()
職業中毒的診斷原則有哪些?
職業中毒的診斷職業中毒是職業病中種類最多的,其診斷應符合職業病診斷的一般原則,堅持政策性和科學性,但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職業中毒的診斷有其特點。例如,職業中毒的臨床表現復雜多樣,同樣的毒物在不同的疾病條件下性質和程度完全不同的臨床表現,不同的毒物可以引起同樣的癥狀和體征,非職業因素也可以引起與職業因素完全相同或相似的臨床癥狀和體征。
因此,在收集和分析臨床資料時,不僅要注意不同職業中毒的共同點,還要考慮各種特殊和非典型的臨床表現,不僅要排除其他職業有害因素引起的類似疾病,還要考慮職業病和非職業病的鑒別診斷。
一般來說,急性職業中毒因果關系明確,容易進行正確診斷的慢性中毒,由于缺乏特殊癥狀、體征和檢查指標,診斷比較困難。實驗室檢測對職業中毒的診斷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主要包括接觸指標和效果指標。
接觸指標是指測定生物材料中毒物或其代謝物,如尿鉛、血鉛、尿酚、尿甲基馬尿酸等效果指標是:①反映毒作用的指標,如鉛中毒者測定尿S-氨基-7-酮戊酸(S-ALA)的有機磷農藥中毒者測定血液膽堿酯酶的活性等。②反映毒物引起的組織器官病損的指標,包括血液、尿常規檢測和肝臟、腎功能實驗等,如鎘損傷腎小管可以測定尿低分子蛋白(p2_微球蛋白)和其他相關指標。近年來,隨著科技特別是醫學技術的進步,生物標志物(如接觸標志物和效果標志物)對職業中毒的診斷越來越重要。
因此,職業中毒的診斷應掌握充足的資料,包含職業史、現場職業衛生調查、相應的臨床表現和必要的實驗室檢查,全面綜合分析,排除非職業因素引起的類似疾病,進行實際診斷。
凡本網注明“來源:職業病網”的所有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職業病網”。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職業病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相關作品刊發之日起30日內進行。
上一篇:職業中毒的診斷原則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