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條 主題內容與適應范圍
本規范規定了用電設施接地系統技術管理。
本規范適用于完成公司內部一般用電設施接地檢查。
凡屬于基建項目的接地,不屬于本文件之內,但其技術管理,可參照執行。
第二條 引用標準
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在本標準批準實施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50057 – 1994 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
GB 50169 – 1992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
第三條 名詞術語
本標準采用下列定義:
一、保護接地
保護接地是為了保證人身安全和設備安全,將電氣設備在正常運行中不帶電的金屬外殼和金屬構件,通過接地裝置與大地或船體的連接。
二、保護接零
保護接零是在三相四線制系統中,將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和金屬構件用導線與中性線的連接。
三、工作接地
工作接地是為了保證電氣設備在系統正常運行和發生事故情況下能可靠工作,通過接地裝置與大地或船體的連接。
第四條 接地與接零的范圍
一、 電機、變壓器、電器、便攜式及移動式用電器具等的底座和金屬外殼,起重設備的軌道,房屋的構架等。
二、 電氣設備傳動裝置。
三、 配電裝置的金屬構件和鋼筋混凝土構架以及靠近帶電部分的金屬圍欄和金屬門。
四、 配電、控制、保護用的屏(柜、箱)及操作臺等的金屬框架和底座。
五、 交、直流電力電纜的接線盒、終端盒和膨脹器的金屬外殼,以及電纜的金屬外護套、電纜管等。
六、 互感器的二次繞組。
七、 電纜橋架、支架和井架。
八、 裝有避雷裝置的電力線路桿塔。
九、 安裝在配電線路桿塔上的開關、電容器等電力設備。
十、 電除塵器的構架。
十一、 封閉母線的外殼及其他裸露的金屬部分。
十二、 六氟化硫封閉組合電器和箱式變電站的金屬箱體。
十三、 電熱設備的金屬外殼。
第五條 接地裝置選擇
一、交流電氣設備的接地可以利用的自然接地體:
1、 埋設在地下的金屬管道,但不包括有可燃或有爆炸物質的管道。
2、 金屬井管。
3、 與大地有可靠連接的金屬結構。
4、 水工構筑物及其類似的構筑物的金屬管、樁。
二、可作為交流電氣設備接地線的自然接地體:
1、 建筑物的金屬結構(梁、柱等)及設計規定的混凝土結構內部的鋼筋。
2、 生產用的起重機的軌道、配電裝置的外殼、走廊、平臺、電梯豎井、起重機與升降機的構架、運輸皮帶的鋼梁等金屬結構。
3、 配線鋼管。
三、鋼接地體和接地線的規格尺寸要求。
接地裝置宜采用鋼材。接地裝置的導體截面應符合熱穩定和機械強度的要求,但不得小于附表所列規格。大中型發電廠、110kV及以上變電所或腐蝕性較強場所的接地裝置應采用熱鍍鋅鋼材,或適當加大截面。
附表:鋼接地體和接地線的最小規格
種類、規格及單位 地上 地下
室內 室外 交流電流回路 直流電流回路
圓鋼直徑(mm) 6 8 10 12
扁鋼 截面(mm) 60 100 100 100
厚度(mm) 3 4 4 6
角鋼厚度(mm) 2 2.5 4 6
鋼管管壁厚度(mm) 2.5 2.5 3.5
四、低壓電氣設備地面上外露的銅和鋁接地線的最小截面要求:
1、 明敷的裸導體:銅為4 mm2,鋁為6 mm2。
2、 絕緣導體:銅為4 mm2,鋁為6 mm2。
3、 電纜的接地芯及與相線包在同一保護外殼內的多芯導線的接地芯:銅芯為1mm2,鋁芯為1.5mm2。
五、在地下不得采用裸鋁導體作為接地體或接地線。
六、不得利用蛇皮管、管道保溫層的金屬外皮或金屬網以及電纜金屬護層作接地線。
第六條 接地裝置的敷設要求
一、接地體的埋深和間距。
1、 埋深:接地體頂面埋設深度不宜小于0.6m。
2、 間距:垂直接地體不宜小于其長度的2倍,水平間距不宜小于5m。
二、接地體和接地線的防護和防腐要求。
1、 除接地體外,接地體引出線的垂直部分和接地線焊接部位應作防腐處理;在作防腐處理前,表面必須除銹并去掉焊接處殘留的焊藥。
延伸閱讀:
凡本網注明“來源:職業病網”的所有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職業病網”。
凡本網注明“來源:***(非職業病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相關作品刊發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