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疆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 |
![]() |
0991-4514959 報錯 |
![]() |
新疆烏魯木齊市南昌路403號 |
![]() |
周曉龍 |
![]() |
農藥殘留,獸藥殘留,化學元素,生物毒素,營養成分,質量指標 |
我要提問:【客服回復僅作參考!】
提交問題 、新疆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簡稱質標所)為財政全額撥款(公益一類)農業科研機構,成立于1982年,隸屬于新疆農業科學院。
學科建設:質標所下設重金屬污染及農產品營養研究室、藥物殘留研究室、環境評價與標準制修訂研究室、生物安全與糧油品質研究室、棉纖維品質研究室、農產品質量安全及風險評估研究室、營養與功能因子研究室等7個研究室,重點開展以藥物殘留、重金屬污染、病原微生物、真菌毒素等重點危害因子的風險監測、風險評估、風險交流等基礎及應用研究工作,建立并逐步完善了農產品安全關鍵危害因子風險分析與全程控制、藥物殘留與重金屬污染風險監測與預警、特色農產品營養與功能活性因子評價、產地溯源與確證以及生物安全風險評估等重點學科。
平臺建設:質標所同時也是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烏魯木齊)、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烏魯木齊)、農業部棉花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烏魯木齊)的依托單位,并于2014年獲批自治區重點實驗室“新疆農產品質量安全實驗室”;并先后被授予農業部綠色食品定點檢測機構、有機產品認證委托監(檢)測機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品質鑒定檢測機構、新疆農產品質量安全協會副會長單位、新疆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能培訓基地等多個科研或檢測服務平臺資質。
條件與能力建設:質標所現建筑面積4080余平方米,擁有大中小型設備400余臺套,總值約3700余萬元,包括超高效液相色譜(UPLC)、高效液相色譜(HPLC)、氣相色譜(GC)、氣相色譜-質譜儀(GC/MS)、氣相色譜-串聯質譜儀(GC/MS/MS)、液相色譜-串聯質譜儀(LC/MS/MS)、氨基酸分析儀、棉纖維測定儀、電感耦合等離子耦合質譜儀(ICP-MS)等。具備對外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科學研究的良好科技創新條件,具備較強的科研檢測綜合服務能力。
團隊建設:質標所現有專業科技人員70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38人,副高以上職稱24人,其中研究員5人;自治區食品安全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委員各1名;自治區農業專家組委員1名,自治區農產品質量安全協會副會長1名;新疆農業大學、石河子大學碩士生導師各1名,塔里木大學碩士生導師2名;全國無公害農產品評審委員會委員1名,《農產品質量與安全》編委1名;國家級計量認證/審查認可評審員1名,國家級食品質檢機構評審員1名,農業部質檢機構考核評審員7名,自治區資質認定評審員6名,自治區食品質檢機構評審員2名;自治區標準制定委員會委員7名;自治區現代農牧業科研骨干人才培養、自治區科技英才培養等11名。
科研成果:多年以來,一直堅持檢測、科研協調發展,以檢測促科研、以科研帶檢測。尤其是近五年來,大力加強創新能力和科研水平建設,取得一定進展。先后承擔執行國家、農業部等部委、自治區科技廳、農業廳等各類專項任務、科研課題、標準制修訂等60余項:國家農產品(果品、蔬菜、生鮮乳等)質量安全風險評估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博士后基金項目、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風險監測)、新疆自治區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專項、自治區科技支疆項目、科技支撐項目、高技術項目、成果轉化項目、公益性科研業務費專項等。近五年承擔完成國家及地方標準等標準制修訂8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5項,獲自治區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獲得國家專利授權32項,軟件著作權3項,出版專著3部,先后在國內外核心刊物發表論文90余篇。
在農業部、自治區各部門的親切關懷及各省市兄弟單位的大力支持下,近幾年來新疆農科院質標所正處于蓬勃發展期。今后,質標所將繼續充分發揮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自治區農產品質量安全重點實驗室、部級質檢中心等職責和功能,按照農業部和自治區的統一部署,圍繞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學科及重點發展領域,不斷提高硬件條件和科研服務水平,同時緊密結合區域特色深入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域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創建國內一流科研與檢測相結合的綜合性服務機構,為新疆乃至我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食品安全事業作出更多的努力和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