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021-01-11
瀏覽:(2081) 點贊:(5) 評論:()
職業健康檢查管理制度
一、目的是建立本院職業體檢管理體系,確保職業體檢科學、公正、優質、高效、便民,同時考慮本院的工作特點和要求,形成以下制度,保持和實施。
二、適用范圍適用于省衛生廳批準我院職業體檢范圍的職業體檢工作。
三、組織機構體檢科為本院對外開展職業體檢常設辦事機構;成立職業病綜合診斷專家組,主檢醫生無法對職業體檢結果開展明確診斷時,綜合診斷組集體探討后開展檢查結論和處理意見。
四、責任體檢科醫務人員和職業體檢醫生的主要責任是對外接受職業體檢申請的職業體檢人員名單、職業檢查、確定檢查項目組織體檢的體檢資料總結、分析、體檢報告書的發行。
五、業務管理
(一)職業健康檢查原則
1.體檢科獨立進行職業體檢,職業體檢結果不受任何組織和個人干擾。
2.職業體檢要遵循科學、公正、優質、高效、便民的原則。
3.疑似職業病診斷必須由職業病綜合診斷專家組集體診斷。
(二)職業健康檢查要求
1.職業體檢必須嚴格按照《職業體檢工作流程》進行。
2.職業體檢內容應結合職業病危害接觸史,依據《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附件1(職業體檢項目及周期)規定開展。
3.職業體檢記錄應規范、詳細、體檢診斷報告規范、診斷2診斷醫生簽字。
5.對于重大疑難病例或國家尚未頒布職業病診斷標準的病例,如難以明確診斷,應向患者和用人單位說明情況,提出處理意見或建議轉診省級具有職業病診斷資格的醫療機構。
6.對不能確診的疑似職業病患者和沒有證據否定職業病危害因素與臨床表現的必然聯系的患者,提出必要的醫學觀察或住院觀察建議,提出會診建議,向患者和使用者說明情況。
7.職業體檢報告應在體檢結束后1月內送至用人單位或勞動者。
(三)相關業務管理
1.與職業病診斷相關的檢查、檢查、檢查必須采用職業病診斷標準或其他國家標準規定的方法。
2.為了確定診斷或其他原因需要將患者轉診到其他醫療機構進行檢查時,必須考察資質,簽訂質量保證協議。
六、疑似職業病轉診報告制度
1.發現疑似職業病患者,應及時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和用人單位匯報,同時通知勞動者本人,建議轉診為具有職業病診斷資質的醫療衛生機構明確診斷;
2如果發現疑似急性職業中毒3人以上或死亡的急性職業病,應立即通報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和使用者,同時通知勞動者本人,建議將疑似急性職業病患者轉診為取得職業病診斷資格的醫療衛生機構明確診斷
七、設備管理制度
1.加強檢測、檢測設備維護,確保檢測、檢測結果準確可靠。
2.與職業體檢、診斷相關的檢測、檢測設備必須通過計量檢定或規定程序的自檢,同時做好自檢記錄。3、檢測、檢測設備大型儀器設備應有完整的操作規程,嚴格按規程操作。
凡本網注明“來源:職業病網”的所有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職業病網”。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職業病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相關作品刊發之日起30日內進行。
上一篇:職業病規定用人單位需要做什么
上一篇:職業性健康檢查管理規定包括哪些?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