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常報全媒體2020-09-07
瀏覽:(776) 點贊:(5) 評論:()
經過半年多努力,我市公共衛生體系和能力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年內將完成28家發熱門診標準化建設,目前正在按計劃推進;完成26家核酸檢測實驗室建設,目前已達標19家,日均檢測能力達2萬份;市疾控中心檢驗檢測大樓、市三院公共衛生應急救治中心、市醫療急救中心異地新建等一批公共衛生重點工程已開工或進入前期準備;全市公共衛生體系建設規劃和三年行動計劃正在制定或編制中。這是記者從日前召開的“一號議案”辦理情況匯報座談會了解到的。
經過半年多努力,我市公共衛生體系和能力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年內將完成28家發熱門診標準化建設,目前正在按計劃推進;完成26家核酸檢測實驗室建設,目前已達標19家,日均檢測能力達2萬份;市疾控中心檢驗檢測大樓、市三院公共衛生應急救治中心、市醫療急救中心異地新建等一批公共衛生重點工程已開工或進入前期準備;全市公共衛生體系建設規劃和三年行動計劃正在制定或編制中。這是記者從日前召開的“一號議案”辦理情況匯報座談會了解到的。
據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市人大常委會和多位人大代表也給予高度關注,“關于加強對我市公共衛生體系規劃和建設工作進行監督的議案”被列為今年市人大“一號議案”。根據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要求,我市各區、各有關部門迅速行動,市衛健委在廣泛征集轄市區、委屬單位、相關部門和有關專家意見建議基礎上,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健全完善全市公共衛生體系的實施意見》,并研究制定了《常州市公共衛生體系和能力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目前已完成征求意見修改;規劃編制了《常州市公共衛生體系建設規劃》,目前已形成規劃文稿。與此同時,對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暴露出的短板情況,我市從完善醫療救治體系、健全疾病預防體系、推進一批重點建設項目、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案體系建設四個方面加快“補短板”。
完善醫療救治體系方面,包括加快全市域發熱門診、留觀病房標準化建設,按計劃今年完成28家發熱門診標準化建設,其中新建8家、改造20家,總計可提供260間留觀病房;通過改擴新建,在全市三級醫院新建9個獨立的感染性疾病樓,其中金壇人民醫院、溧陽市人民醫院感染綜合樓年內建成投用,市兒童醫院、市腫瘤醫院感染樓年內開建,其余正辦理前期手續;優化醫療急救體系,完善市、縣區醫療急救資源布局,溧陽、金壇改建獨立指揮型急救中心納入區域規劃,新設置10個急救站點,提升基層急救運轉能力;加強采供血保障,適時采集病毒感染者恢復期血漿,用于重癥感染者的治療準備;加強醫療救治隊伍、疫情防控隊伍建設,確保第一時間拉得出、打得響。
加快健全疾病預防體系方面,推進疾控機構標準化建設,重點是推進市、區兩級疾控機構辦公用房、人員編制、實驗室、儀器設備達標建設,全面提升區域疾病預防控制水平;提升核酸檢測能力,疫情初期,我市僅有市疾控中心具備檢測能力,年內將完成26家核酸檢測實驗室達標建設,按照開足馬力,每天4班次計算,日均檢測能力將達3萬份,目前已達標19家,日均檢測能力達2萬份。此外,完善醫防結合機制,推進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綜合監測信息化系統,把疾控機構、醫療機構、基層衛生機構等互聯互通起來,實現醫療機構疾病癥狀信息與疾控機構報病系統數據共享,提高預警監測水平。
推進一批重點建設項目方面,新建市疾控中心檢驗檢測大樓,新北區已落實用地,年內完成項目前期手續;新建市三院公共衛生應急救治中心,天寧區已在推進醫院周邊地塊拆遷;異地新建市醫療急救中心,初步考慮與市三院公共衛生應急救治中心同址建設;新建市婦幼保健院婦幼保健中心公衛大樓,在醫院西側建設,占地約30畝,與鐘樓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統一規劃建設,計劃年內完成設計方案;新建天寧區、金壇區、新北區、鐘樓區、經開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其中天寧區已基本建成;推進市衛生監督所危房改造項目,目前正在進行改造方案論證。此外,推動二級以上醫院建設互聯網醫院,重點推進19家農村區域性醫療衛生中心建設。
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案體系建設方面,已基本修訂完成《常州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常州市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預案》以及新冠肺炎防控預案、小范圍新冠肺炎疫情處置預案。(劉一珉 陳陳)
凡本網注明“來源:職業病網”的所有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職業病網”。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職業病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相關作品刊發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評論